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是乱仑的罪魁祸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亲友及朋友们都在向彼此的母亲祝福快乐。然而,有一位母亲此时正承受着万般羞辱及身心摧残的折磨,她就是奥地利的伊丽莎白·弗莱茨勒。现年42岁的她,曾在过去长达24年的噩梦中,遭受着亲生父亲约瑟夫·弗莱茨勒的囚禁及性迫害,并先后生下子女7人……
    事件一经曝出,顿时震惊了全世界,并使华尔兹之乡为之蒙羞。为此,奥地利总理古森鲍尔曾做出解释,该国作家和心理学家也就此时发表过评论及学术分析。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多瑙河流域的欧洲文明古国,居然会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乱仑暴行?而且在长达24年的时间里,家人和邻里居然一无所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约瑟夫向女儿伸出毒爪,行此禽兽不如之事件呢?
    据了解,约瑟夫1935年出生,4岁时二战爆发,纳粹统治的“病毒信息”充斥其幼时的“程序记忆”;另外,其儿童时代基本上在母亲对他的暴力迫害中度过。来自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双重暴力经验,造就了约瑟夫扭曲的性格特质。
    碰巧的是,也正是奥地利的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曾对此类事件做出过详细诠释,并预言幼年时期遭受过性侵害的人将会终生蒙受强烈的自我冲突,甚至精神分裂。进一步说,就是当某人在童年时遭受过性侵害,他/她便极有可能由幼时的受害者转变为后天的迫害者。
    心理学认为,幼年性侵害不仅表现为对性的实质性侵害(侵犯身体),也会以不同形式体现于隐性性侵害(心灵摧残)。比如母亲对儿子的暴力,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即会导致“母亲讨厌我”,甚至内化为“对亲近女性的仇视”。在约瑟夫的第一次性别认同期,也就是6岁前后,他恰恰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上述经验。同时,据心理学研究,来自母亲的暴力往往会给孩子形成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这要比父亲对孩子的暴力更具有杀伤力。因为母亲是孕育生命的人,那么当她施暴时,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否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母亲的暴力会给孩子形成致命伤,甚至可以导致一个人不想好好活着了。据了解,少年犯中近一半有被母亲迫害的经历。
    回到约瑟夫个案,由于童年遭受了母亲的暴力,他会将此致命伤延展到后天的两性关系里,一方面,他会寻找或创造如母亲一般亲近的女性(妻子、情人或女儿),并加以“迫害性重温”,以达到抱负母亲、触摸创伤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会极力控制这种关系,以达到“替当年的自己控制被异性迫害”的目的。因为对于当年的约瑟夫,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母亲的打骂,于是他只能把这种身心摧残记忆下来,形成生存经验,等到时机成熟,便会如条件反射一般将迫害经验“反刍”——母亲对他的迫害,即形成他对女儿的迫害,前后两种迫害:既符合骨肉关系,也符合异性关系,彼此契合,互为因果,证明约瑟夫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特质;加之他童年耳濡目染的纳粹统治,概与他建造地牢(集中营、防空洞、避难所)的行为不无关联。
    中国有句古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不仅体现于自然环境,也见诸于人类社会。心理学多年研究证明:大多数人的人生大纲,早在6岁前后就已经写成。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为一本书,那么童年时代便已经完成了目录。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3岁看老,7岁看小”。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才特别强调母爱的教育方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诣在“母亲决不可以打骂孩子”。
    祖先智圣和现代心理学家一样,都深知家庭暴力的严重后果,它不仅会给一个孩子造成致命的心灵创伤,更会给社会增添诸多不安定因素,小到局部犯罪,大到反社会人格,其实大都缘于家庭关系中的病态与畸形。
    记得有这样一则比喻: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很可能会导致北美的一场龙卷风——那么一个家庭不经意间的打骂孩子,是不是也很有可能导致将来社会的一场风波?!其实,这个道理已经在上述个案中得到充分诠释。
    正因为如此,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重在预防,诣在从家庭教育入手,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和谐的家庭关系、科学的亲子教育,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核心。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及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人文环境,是维护这一核心的有利保障。只有这样,人类行为才会得以合理规范,崇尚文明、彼此尊重的良好社会风气也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而由此,也才能体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家合万事兴”的深刻含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喜马拉雅FM讲座

游涵简介|联系方式|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601号|冀ICP备12015365号-1|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GMT+8, 2024-4-26 14:35 , Processed in 0.0679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