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96|回复: 1

“小三儿”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5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现在的男人要名牌,女人要名份。一方面,这与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有关,但同时也体现出部分男女心中的隐隐不安。特别是有些女孩子,她们普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而这本质上与钱无关。
    心理学对男女之别早有定论:男人需要被认可,女人需要被爱。男人还好说,努力创业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这种被认可的机会,可女人呢?她们所需要的是被动的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如果父亲不爱她们,男人不惜她们,她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因此,有些女性采取变被动为主动,她们像水一样渗入部分夫妻关系的裂痕缝隙中,进而蔓延、扩大至全盘占有的程度。
    案例
    曾在咨询中接触过一位年轻女性,她困惑于自己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她说,甲风流倜傥,充满活力,却值年轻创业,与他相处,需同甘共苦;乙是她的老板,名车豪宅,大她一轮,却有家室。面对甲的疯狂追求,她也曾动心,可一坐上老板的豪华汽车,她便有一种投怀送抱的冲动,她说,自己并不想破坏老板的家庭,可和他在一起,她有一种安全感,而良知又告诉她这样欠妥,于是又回到甲的身边,可她实在难以承受共同创业的患难过程,为了追求依赖感,就又去找她的老板……她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而且,老板娘已经打到公司,她不得不在他们之间做一个了断,因此,她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提供帮助。
    经过进一步谈话,了解到这个女孩子的父亲非常重男轻女,她系家中老小,自始至终,妈妈也没为爸爸生个儿子。这使得“扮演男孩的千斤重担”自然地落到了她的肩上,也就是说,这家中需要有个假小子来满足父亲的心愿。她回忆道:从小到大,只要她表现的像个男孩子,父亲就乐,可一旦表现出撒娇、爱美等女孩特质,父亲就烦躁,甚至经常酒后发作,打妈妈,骂她生不出儿子,也会打他们姐妹,说她们没有一个争气的……她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度过的。
    分析
    心理学有一项概念:孩子会用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换言之,女儿从父亲的情绪中感觉到,只要自己成为男孩子,不仅能让父亲开心,而且母亲可以少受欺负。于是,假小子形象即成为安全感的化身。女儿将这种经验内化于自己的性格之中,长大后,一旦她想作一个纯粹的女人(妻子或母亲),当年的父亲发作便会令她不安,从而得出“父亲不接受”以及“家庭不合”的结论,因此她无法将“作女人”同“成立家庭”结合起来。于是她继续让自己成为假小子,然而,内心的暂时安定却无法对她的女儿身负责,毕竟,她就是个女孩儿。
    她就在这两种错位的性别矛盾中左右为难,最后,她的潜意识自然会采取一种折中:既不作母亲和妻子(不结婚),又能证明自己是女人(与男人发生关系)。这,就是她现在的角色!
    与老板相处的安全感,正是她对父爱的投射,毕竟,在父亲怀里,一个女儿是安全且满足的,与父亲的替代品——老板有染,诣为“父亲接纳、欣赏自己的女儿身”。那么,她当然无法欣然接受甲的追求,因为她没有得到父亲的全面接受,连自己的性别都无法确定。
    也因此,她也顾不得对老板家庭造成的伤害,在她的经验里,原生家庭对她不负责,她也不会对自己及别人的家庭负责。至于她如何对老板采取种种攻势,也只不过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不择手段。
    除此之外,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有过被长辈性侵害(乱伦)经历的女孩子,也常常在后天扮演“小三儿”的角色。因为她们有些人原本就被迫成为了父母之间的第三者,这种经验会延续至今,因此她们并不觉得在其它的夫妻之间插足有什么不正常。
    破坏家庭,一般缘于自己的人格、身体或家庭遭到过破坏,这就如同条件反射。也因此,这些人不相信同甘共苦的亲密关系,只沉溺于幼时那种“在伤害下苟活”的生存经验,她们将这种经验带入后天所接触的男女关系中,以占有代替创造,以侵犯代替尊重。这种心态的质变,就是“小三儿”。
    占有欲当然不是爱。因为爱的前提是尊重,是界限清晰。但这些“小三儿”们普遍从小没有得到过尊重的爱,她们的界限早在未成年时期即遭侵犯,她们当然对生活没有安全感,也不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心灵处方
    面对女性“小三儿”的进攻,关键在于家中的老公,要知道,一旦受制于画皮的诱惑,无异于引狼入室。当然,妻子也不要给“小三儿”机会,只要你不想作老大,就没有老二或小三儿。
    另外提醒时下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为他们创造夫妻不合的经验,更不要因重男轻女把女儿塑造成假小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会用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喜马拉雅FM讲座

游涵简介|联系方式|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601号|冀ICP备12015365号-1|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GMT+8, 2024-3-29 01:42 , Processed in 0.0617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