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标题: 禅与心理学(连载八)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3 22:26
标题: 禅与心理学(连载八)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禅学等,其实都在纠正人类的种种无明,所谓无明,就是无法明白。为什么无法明白?因为颠倒梦想;为何颠倒梦想?因为观念和固执!也就是说,如果放下观念和固执,即我执,也就是会看清事情的真相,自然也就不会颠倒梦想了。可是,让人们放下观念和固执是何等的不易,对有些人而言,放下就等于自杀一样困难。比如你告诉有些老人,说做生意也能当劳模。或对某些人说,孩子不应该打骂,“棍门出孝子”这句话是错误的,等等,他们会强烈地反对你的看法,如果你的论据驳倒了他们,他们会因生气而伴生出其它病来。所以佛陀称人们为“刚强不化的众生”。同时他也要求弟子们不要去“摄众”,即“不要去控制别人的思维,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人”。为此,他创造的无相的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感觉环境与自己有所不同,即是着了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产生了分别心。一切皆为因果、必然,所谓“法而如是”。这也就是老子倒骑着驴进城的状态,所有的景致都是倒着进入视线,他只是在默默地欣赏、接纳——来什么,就接受什么。这就是“如其所是”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种人喜欢倒着看景致,这,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坐在车后,从后车窗里看渐渐远去的景色,那时,他们不加分别的,他们只是在欣赏,在接纳。因此,完形心理学强调回到孩子的感受,耶稣也说,如果没有回到孩子的境界,就无法进入天堂的国度。
    因此,人们是有权与圣人的智慧撞击的,而且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那样的经历。只不过在“习相远”之后,被环境逐步改造了,改造成了离智慧,离纯善越来越远的状态。这便存在着一个问题:既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智慧越来越远,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欢迎光临 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http://yhcx.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