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标题: 禅与心理学(连载六)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0-23 22:22
标题: 禅与心理学(连载六)
    耶稣说:用刀杀人者,必死于刀下。
    佛陀说:如是因,如是果。
    中医理论: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
    物理学: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其实,上述所说均为同一道理,即因果理论。因此,禅有“菩萨畏因,常人畏果”之说,也就是说,一般人在缔造原因时是没有觉察的,他们任意地为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烦,然而当麻烦真的来了,他们不是吓得逃之夭夭,就是拒绝承担责任。而菩萨是觉察的,他不会制造有麻烦的原因,但麻烦真的来了,他是不怕的,即勇于承担。

   
   
    这里面所说的菩萨,并非神仙,而是具有智慧的人类。他们深知因果的道理,明白随便的一个念头都是因,必有相应的果等在那里。因此,老子强调无为,孔子强调中庸,佛陀强调空,耶稣强调忍耐和忏悔,就连现代的心理学家也知道这个因果必然。圣地亚哥的人类潜能研究专家乔布拉博士曾说过:喝咖啡都是因果……
    然而中医,却直接说出果报,它说大喜会伤害心脏,大怒会伤害肝脏,大恐会伤害肾脏……诣在不可过及,只能平静。其实,这就是将无为和空变成了人们听得懂的话。现代的心理学也证明,极端的、敏感的、亢奋的人容易患神经官能症和器质型疾病。而这些古今中外的证据,其实都在阐述一个概念——中庸(或称中道)。
    古圣先哲之所以心理如此健康,就是因为他们把中庸之道变现为自己的方法论,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但从表面上看,他们与常人并无区别。因此,他们强调修心,不仅在心理疾病上进行治疗,而且就算已经步入中庸之道,也要护住这一境界,因为,它是断除烦恼,甚至解脱生死的心灵法宝。





欢迎光临 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http://yhcx.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