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8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妻子太强,老公窝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女士(化名)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便被提拔为科长。平时,她不仅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刚上小学的孩子。可她无意中发现老公总是早出晚归的,还在他的手机上发现了一个陌生女人频频发来的短信。一看到短信,老公就显得魂不守舍。直觉告诉她,老公可能有事。后来她按着那个短信的电话拨过去,对方一听是女人打来的,就挂了。等老公回来,经她再三逼问,老公才讲出实情。
    他说那女的是做生意的时候认识的,对他可能有点意思,可他自己绝对没做过对不起妻子的事……
    不管怎样,这件事都让范女士感到难堪。在外面,她是一个事业有成,人人羡慕的女人,就连孩子在学校提起妈妈时都感到自豪,因此她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生活中有任何污点。
    从那次对话以后,他们夫妻距离远了,彼此经常找一些借口避免接触,就算是偶尔在一起,也是相互应付,或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冷嘲热讽一番。这种貌合神离的关系委实令范女士困惑、焦虑。
    范女士坦言自己看不起老公,这不仅因为自己的学历和职称都高于他,另外她觉得老公根本不负责任。比如她忙了一天,下班还要接孩子,回到家马不停蹄地为全家人做饭,可老公往往是从不知什么地方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说自己有事不回来吃了。更别说照顾孩子和老人,看上去,老公是在忙着做生意,钱是挣了点儿,可他没因此让他们三口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倒是常看到他满嘴酒气地回到家,倒床便睡。
    谈到缘分,范女士说他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完全是在你情我愿的前提下结合的,当时并没觉得什么,就是情投意合,人人都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儿。可结婚不久,正当她怀孕的时候,老公因与单位领导闹矛盾就下海了。当时她也没想太多,觉得都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再说等孩子一出生,花销肯定比较大,凭他们的工资也不行,还不如家里有一个人下海经商。
    于是,范女士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孩子身上,她承认平时对老公疏于关心,但她认为这不该成为夫妻不合的理由,相反,他们应该共同为这个家投入精力,因为这个家不是她一个人的。
    分析
    听上去,范女士的理由完全成立,可通过她的语气,不难看出她的强势。就连抱怨老公,她都像训斥小孩子一样振振有辞。无论是谈到孩子的学习或是老公的表现,她都像一个“家庭科长”,而家中的“两个孩子”均令她操心,好像“只有她一个人在顾家”。
    可能正是这种强势,才导致老公和她之间的冷战。但范女士觉得女人就应该是她这个样子,她反感那些看上去娇滴滴的女人,她喜欢独立自主,而且她觉得把事情交给别人做自己会放心不下,包括老公在外面做生意,孩子在学校上学,她都会担心,怕老公被人骗了,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了……
    究其原委,她说过去她们家6个孩子,她是老大,从小妈妈就这样管理她们。至此,故事的原委终于水落石出:范女士是在效仿母亲对家庭的管理方式!
    范女士幼时,正处于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那时,爸爸是走资派,成天出去改造;妈妈在家拉扯着她们几个。范女士从小就能体会妈妈的操心劳累,所以过早地承担起长女的职责,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是几个孩子的权威,必须说一不二。为此,她真的帮妈妈分担了家务,成为了一个小大人。
    伴随着成长,她把这种“代理母亲”的角色带入家庭关系中,对老公和孩子同样也实施那种对弟弟、妹妹的管理方式——毕竟,她认为这样做是最安全的,如果谁脱离了她的视线,她就有一种“失职”的自责。
    可老公、孩子毕竟不是她的弟弟、妹妹,她不应该再用长女的心态去处理家庭关系,否则,两个亲人都有可能因为她的“操控过度”而恐惧、疏远她。说白了,老公之所以热衷于外面的世界,也与他“在家里找不到被尊重”不无关系。
    调整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矛盾就有化解的可能。范女士通过反省得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后,她全面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仅不去瞎操心,还以实际行动去关心老公,就算是老公喝多了回来,她也不再抱怨,而是泡上一杯热茶为其解酒……过不了多久,老公爱回家了,他们之间的话也开始多起来,两个人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凡事也商量着办……
    上述个案中的范女士能够代表一部分年轻妈妈的心态,虽然许多家庭未必都有那么多子女,或在学业和事业上没那么高成就。但她们许多人出生于政治运动频生的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家庭的影响,她们都亲自体验,因此她们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还带有那个时代的遗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喜马拉雅FM讲座

游涵简介|联系方式|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601号|冀ICP备12015365号-1|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GMT+8, 2025-1-14 10:15 , Processed in 0.0725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