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牌大学是否能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的确,有的高才生在家里有过被父母打骂的经验,而且还有一些清华、北大的学生。巧的是,前几天为社区警察做心理减压,其中一个警察问我如何教育孩子,我问他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他犹豫了一会说,希望孩子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最好能出国……
    我问他打不打孩子,他说打,而且他的儿子才4岁。我告诉他打孩子不对,他说在他们单位,没听说有几个人不打孩子的。
    在此,我并不否认挨过打的孩子也有可能上名牌大学,但我想讨论的不是上什么学校,而且孩子的一生。也就是说,即使孩子将来没有机会上什么名牌大学,但他/她将来在成家立业方面相对顺利——生活幸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自信自强。我想,这才是每个家长的骨子里最需要的。
    老实说,许多名牌大学里,并不一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比如最近就有大学生跳楼自杀,还有的得了自闭症,有的因失恋、厌学、希望尽早独立等因素中途辍学。即便是顺顺利利读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中间亦不乏眼高手低、力不从心之人,当然,大多数名牌大学毕业的孩子是好样的。但我们不是更希望孩子不仅品学兼优,还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业绩突出,在恋爱婚姻方面相对顺利、生活幸福吗?
    我问他们:“人生的终点在哪里?”
    有人笑了笑:“是坟墓!”
    我点点头,“是的,但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好几站地,比如第一站地幼儿园,第二站是小学,第三站是中学,是四站是大学(也有的人这一站是中专或职高),第五站是工作,第六站是婚姻……每一站都不是终点,如果只把目光锁定在大学,那么以后的路是什么样子,谁又能保证呢?因此,如果家长真的为孩子好,就要为他/她的每一站着想,说白了,为他/她的一生着想。而且,我们都不能保证孩子上了名牌大学,甚至出国深造就能一生幸福,最关键的,是他/她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经营他/她的家庭,孝敬他/她的老人,关爱他/她的孩子。与上大学比起来,恐怕这些更重要!”
    他们点点头,“可是我们想不了这么多,我们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现在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我说:“孩子上学就好比在驾校学车,老师就像教练,他会教学员认识各种机械,并操作这些零件,而且还要教学员认识路标,如何把车开起来。如果考试合格,就会发给驾驶证,就像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一样。可为什么那么多拿到本子的人还不能上路?因为,马路和驾校不一样,路况要复杂得多,这也就是进入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陪练就好比是家长,告诉孩子如何应对各种路况,但家长决不能代替孩子开车,否则孩子一辈子也学不出来。这就是家长的作用——带领着孩子上路,陪他/她走完几站,但终究有一天,家长这个陪练是要下车的,以后的路要孩子自己走。但走得好坏,一是要看驾校的基本功,二要看陪练的耐心和水平,而最主要的,还是司机自己的悟性。”
    他们说:“您说家长是陪练,我明白了,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开车,这一点我们完全接受,但如果孩子太笨、没有悟性怎么办?”
    我说:“你们承认自己的孩子太笨吗?那么你们的孩子喜欢做什么?”
    其中一个说:“我儿子就爱看奥特曼,还爱玩枪,到公园打枪可准了,有时候我都打不过他。”
    “那么你的孩子笨吗?”我笑道,“你认为他笨,是因为你以其他人的长处来比他的短处,在那个长处面前,他可能不如其他孩子,可在某方面,别的孩子也不如他,更何况,孩子的性格基本上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他效仿父亲,也是父亲生命的延伸,你说他笨,等于贬低自己。而且,你现在就给他下这个结论,他得到这种暗示,也会认为自己就是笨,那么他怎么可能确定自己聪明,怎么会对自己有自信?”
    “我只不过希望他学习上用点心,将来上个好学校。”他笑道。
    “你的动机是好的,可是要掌握方式方法,孩子的思维和大人不同,他理解不了大人的良苦用心,现在要求他对学业负责,而且把学业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那就像孩子对大人说玩具好玩一样,大人同样也体会不到。因此你的这种说法,只会让孩子从父母的结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真的认为自己就是笨,就是没出息,他就会自卑,而且做事前就已经给自己下定义了。比如你天天打孩子,这个孩子不会认为你是为他好,而是认为自己就该打——因为自己总表现不好——自己就是个不好的孩子!他伴随着这种‘数据’成长,就会形成自卑。当然,我不否认这种自卑也有可能把他送进高等院校,但是,那个自卑的阴影不会让他感到自己的优越,那么一旦成家立业,这种自卑就会显现出来,直接影响他的生活和事业。孰重孰轻,想每一个家长都能体会得到。”
    “等上了大学,再告诉他要自信不行吗?”他问。
    “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人格形成后,改起来就更难。我认识一位名牌医学院毕业的硕士,按说她应该相当自信且业务突出,可正相反,她不仅婚姻挫败,而且工作根本拿不起来。在咨询中她告诉我,说她的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从小就对她十分严格,苛责、打骂不断,终于把她送到了高等学府,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一路是怎么念过来的,只是按照父母的模式在学,可是到了社会,该由她自己上路时,一切便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好比陪练一直代替学员开车,即使陪练没有坐到驾驶员的位置,可他们不给学员一点自主性,一切指令要听他们的,那么,这个司机本质上只不过是陪练的机器,等陪练下了车,她就没招了,根本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是,她也是‘名牌驾校’毕业的,成绩突出。在我认识的人中,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甚至从小学就开始保送,一直到参加工作前,无限风光的大有人在。然而,他们的婚姻和今后的事业并不像他们在学校里表现的那样风光,这又怎么解释呢?”
    他略有所思,“以您这么说,是不是名牌大学出来的高等生都不会生活?”
    “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大多数人没问题,可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是好样的。因为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安全,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不仅功课好,心理素质也更好呢?恩格斯说过:‘性格(品格)往往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而知识无法弥补品格的缺陷。’诣在突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实衡量一个人活得是否成功,主要看他/她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价值,学历只是个标签,并不能完全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负责。”
    有人问,“您小时候没挨过打吗?”
    我答道:“当然挨过,我父亲打我可凶了,因此给我的心灵造成了长期的阴影,三十多岁前,我一直没有从自卑的影响中走出来。可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不良经历,才深深懂得挨打的不良,也就是说,如果没摔过跟头,就不知道什么叫疼,也正是因为疼过,才提醒别人别再摔跤,至少大人可以避免让孩子摔跤,如果是孩子不注意自己摔倒的,大人该做的也不是大惊小怪地扑上去把他/她扶起来,而是协助他/她自己站起来,告诉他/她这没什么,从哪摔倒,就从哪爬起来——不要代替他/她疼,也不要代替他/她站起来,不要代替他/她开车,事情就这么简单。”
他问:“这不矛盾了吗?一方面您说不要父母打孩子,可您自己现在是位专家,到底打骂对不对呢?也可说这样说,您是怎么从打骂中走出来的呢?”
    “学心理学,学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老师都告诉我同一个道理:自省。而不是自责,自省就是认识自己,觉察自己的性格。认清每一种心情是从哪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不是因为别人骂我、挤兑我、环境的不良来的,其实,这些对任何人都一样,可有的人为什么就能够坦然面对?因此,它一定是从性格中来的,而性格又是从小培养的,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人生大纲,6岁前就已经写完了。而那个时候,人从吃奶和随地大小便中,就已经开始学习与环境接触了,如果那时得到正向、健康的父母关爱,这个孩子就会形成‘亲近的关系是可靠的’、‘环境是安全的’、‘我是被接受的’等经验暗示。而4到6岁开始从父母的情绪和行为中感知自己的性别取向,这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俄狄浦斯期’,这个阶段,男女性别开始明确划分,而一旦出现重男轻女的暗示,女孩子就可能成为假小子,男孩子就有可能为大男子主义奠定基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人格的形成,都是亲子关系中产生的,家长在不经意之间塑造着孩子的性格,甚至可轻而易举地决定孩子的一生……而其他人,其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远没有家长来得直接和深入,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意义。”
    我接着说:“但我没能保证每个人都有条件学心理学和传统文化,更多的人是在从事其它行业,也正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过去心知肚明,才奉劝那些家长不要再像我父亲那样打孩子,我三十多岁时还和领导较劲、事业上一事无成,就更不懂得珍惜我的家人,爱护我的朋友了。可我是佛弟子,导师告诉我烦恼即菩提的道理,教化我如何从阴影中走出来,后来我的心理学导师更是强化了我家庭教育的理念,并让我再一次体会了童年感受。我才真正理清了自己的成长道路,开始了漫长的心理自疗的过程,时时给自己动手术,挖出童年经验的病源,调整自己性格中的负面特质,只是为了让现在生活质量高一些,家庭和睦一些。然而对于自己的不良,我是绝对有勇气面对的,越是有对立面出现,我就越能从中找到童年经验对我的影响,自己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即使当时我也会烦恼,可事情过后,那个反省的公式肯定会提醒我:这是我的性格造成的,与他人无关。因为我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事实证明,对于解决问题,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一味地把责任推诿到环境或他人身上,那么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喜马拉雅FM讲座

游涵简介|联系方式|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601号|冀ICP备12015365号-1|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GMT+8, 2024-12-27 00:36 , Processed in 0.0663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