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教育在小学行得通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0: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的热议的小学生性教育教材,有人说尺度过大。其实他们在干活儿时的尺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书中所绘。因此他们的真正语言,是:不要让孩子过早知道我们(父母)这个年龄才知道,才做的事。想一想,我们这些中年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这种事的。我记得我是在初中,父母和老师不可能告诉这些,而一些黄色的,在男生之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却诩诩如生地描绘了男女之事,就算现在的厕所门上、墙上,也少不了这些晕段子。而且有些图与小学生性教材上面的图解,简直就像同出一辙——



    因此在许多人的感觉里,有关性的一定都是下流的,都是耍流氓。于是性被大多数中国人视为负面与见不得人的东西。这种信息一定会招致其社会效应,例如大家最痛恨的不一定是小偷,却是强奸犯;一个人最恶心的并不一定是挪用公款,而是作风出了问题;一个男人最抬不起头来的并不一定是挣得少,却可能是不举或无精子(性无能);一个女人(在很多落后地区)最羞辱的不一定是六趾儿,而一定是初夜不见红(非处女)……
    一方面是它的确让很多明星卷入,另一方面,就是与性有关。但陈冠西为什么没投河或摸电门,甚至不多解释,也没看出他后来受了多大刺激,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很长时间在西方受教育。
    这就明白了,在西方,这种事只停留在好奇与新鲜层面,与谁破了奥运会纪录的效果一样,谈不到神秘,因为克灵顿还出轨呢,法国总理还有情人呢, 什么体位,在酒店还是在别墅……可能当地的狗仔队也没那么大兴趣。为什么?因为受众不是太感冒,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男女就那么点儿事,人人平等,与“你是什么人”无关。
    所以陈冠西也没把自己当回事,别人议论他,就如同美国人议论克灵顿一样,只是议论,不是淹死人的口水。因为他们把性看作是人性的层面,更强调“我的本能及生理结构”,是太客观与科学的东西。孩子的确应该了解这些,因为他们还没有被社会化污染。
    ·性教育在中国
    不过这只是一种推论,理论与实际之间总会有那么一点儿差距。比如有一个孩子在学校上完了性知识课程,或许是因为好奇,或许是在复习,回家后,他/她又翻开书,并看着那一页发呆(入神)。如果是一道数学题或英语单词,家长一定会默默地走开并偷偷地乐,但这次不是,是黄书,是厕所里那些不堪入目的淫秽图画……
    可见,父母是多么的纠结,打吧,这是教材,不打吧,自己的价值观接受不了。靠!学校怎么教这个?而这种纠结的情绪,一定会流露出来,或者摔摔打打,或者跟孩子没好话,最可怕的,是孩子若问及性方面的问题,这些个家长非但不配合和协助,反而把自己的反感、发作等不良情绪传递出来。如此看来,那这个性教育,是不是成为了家庭纠纷和伤害孩子心理的又一根源?
    后果呢?孩子因没有在父母那里得到支持与验证:唉?平时在学语文和数学的时候,他们不都好好的吗?还总送我到特长班呢,可这门课,他们的态度怎么一下子就变了,父母到底在想什么?
    当然,如果有胆大的孩子敢问父母在想什么,那后果八成是暴风骤雨,所以他们不会得到答案,也不会再追问。可那个好奇心、求知欲,不会因父母的镇压而休止,相反,它们会滋生得更加茂盛,就像许多孩子越打就越坚强——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要活出个样子(给你们看)。
    《圣经》里的夏娃为什么一定要品尝禁果?因为受到蛇的引诱?那是什么意思?上帝不让他们碰,他们偏要碰——父母不让孩子动,孩子偏要动。
    是吧?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越想阻止,就越是推波助澜。不信去观察许多小夫妻,越是父母反对,他们越团结。为什么?因为他们必须一致对外,还来不及彼此磨合。所以,要让一盘散沙团结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树一个共同的敌人。
    ·性教育,在中国行得通吗
    扯远了,回到性,没办法,这实在是个敏感的问题。
    想到这里,我们不妨要问,性教育,在中国的小学甚至在中学,行得通吗?或者说,这种直白的,如西方一般的教材,适合中国的国情吗?
    要我说,适合孩子,但不一定适合家长;适合学校,但不一定适合社会。
    这并非悖论。想一想,以上的组合是不是都呈现出矛盾?比如许多家长把孩子表现不佳的责任推诿给学校;许多公司把大学生的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也推诿给学校教育?因此,学校职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大或缩小。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系孩子成长之源;学校老师和校长感慨:没成绩就没饭碗,所以只能抓分数。大部分家长认为:受教育是必须的,孩子不好是孩子的事,再不好就要依靠老师(学校),反正自己不会有问题。
    那么性教育呢?试想,如果把性,这件事放进这么复杂的关系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对谁错,不是科学,就是现实,不是传统,就是社会……而孩子们被夹在中间,面对着男女那点儿事,再看看自己及自己的同学,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结论——不学了,你们别再闹了,我知道了,但为了和平,我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总行了吧?
    孩子是原材料,家庭是工厂,学校是加工厂,社会是市场。产品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关键在谁?
    而现实是:工厂和加工厂意见不和,工厂说:孩子以后自然就知道了。加工厂说:现在就得让他们知道。
    你让这原材料怎么办?成材不成材还放在其次,起码工艺流程上,两套设备不兼容,齿轮卡住了。
    这个纠结不会让工厂和加工厂负责,到头来,还会像许许多多的问题一样,被孩子,这一最弱小与无辜的原材料吞下,成为夹生饭,又因消化不良而无法健康。
    ·为什么西方可以
    那么问题在谁?为什么西方或日本可以?
    因为他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配套的,是一个顺达的流程,孩子在学校了解性,父母会解释和引导,进入社会,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没那么多顾虑而自己把握交流的深浅。好奇心和求知欲,早就在学校满足了。所以西方的孩子在这方面没有“胃病”,再吃进什么信息也不会消化不良。
    可我们的父母在性方面大都有“胃病”,他们从上一辈那里就接收了病态的、负面的、性是脏东西的暗示,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把“这份爱”传递给孩子呢?
    因此,性在中国的病态认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存在,存在即合理。
    我就纳这个闷儿了——哪位教委的老兄一拍脑袋想到了这一政绩项目?那么多高考生还找不着工作呢,还高分低能呢,还抑郁着呢,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厌学中解脱出来呢,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每年的高考状元们非往海外走的原因呢。又怎么那么超前地想到了性教育,这个足以触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有人神经的炸弹?
    是不是现代社会网络过于开放,才不得不让孩子会尽早了解这一切呀?是不是看到太多的中学生早恋或早孕,才不得不让他们知道怎样才会怀孕的呀?
    ·从一点引申到现代教育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特别智慧,他们其实都会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应该了解的东西,而且不会实质地得罪谁。以我看,孩子没乱,先乱的是家长。这就叫皇上不急太监急。可反过来一想,是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如此?孩子还正长身体呢,就必须要去上那些特长班,因为父母认为占据了童真才足以换得将来一份光宗耀祖的安全感。再说要上好学校,就得推优,若拿不出惊人的“业绩”来,好学校就无缘得进了
    没错,这都是现实,就近上学都可以让好学校附近的房价提高许多,所以好学校附近商机无限。
    凡事均无对错,只是看效果。毕竟,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进了好学校,感觉这里的校风纯正,学习紧张,于是,他/她配合着这一切也让自己文明和用功。之后一步步地,考取功名。然后从好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娶到一名好妻子(老公),再买上一辆好车、好房。如果有机会,再到国外进修……
    这一定是家长理想中的“好”,但我猜想,认为这种“好”的家长,一定不太懂儿童心理学。因为,孩子认为的好与父母认为的好是两个东西。孩子要的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动物园或游乐场,玩累了可以回家喝水、睡觉,然后再出来玩。家长要的是在一所正规(起码他们是这么认为的)的学校,让孩子受最正规的教育,在那里,既有水也有吃的,但就是不能保证孩子可以随时回家休息,见到父母。
    特别是在小学,孩子要的只是安全感,因为弱小而希望有人保护,但童心又是游戏(经验这个世界),感性又需要引导,行为又需要规范。生存的需要,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大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在一步步地远离大人。
    至于学校是否好,与将来的大学有什么关系,孩子是不关心,也无法感知的,他们还没进入那个世界,唯一的危机感,就是父母的抛弃和分离,所以有些孩子特别反感妈妈把自己送到中关村几小并在那附近租个房,而远离爸爸,在他看来,自己的学业导致了家庭分裂。所以有些孩子为此而逃学(想回家),但可怜的是,妈妈会以暴力镇压他那一颗爱心,在狠狠地教训他之后,还要抛上一句:“你太令我失望了!”
    到底是谁令谁伤心,谁让谁失望?你那所谓的“好”为什么一定要强加给孩子?你为什么不认命?
    因为我就因为条件不好才……。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我怕孩子将来……。
    但你怕不怕孩子将来不领你的情(叛逆),或者理智上知道了你是为他好,却把这份“好”的经验携带到他的长大成人?比如“对谁好,就要强加给他/她自己的好意。”就像你今天的费力不讨好呢?如果对孩子,牺牲一把也就摆了,可如果孩子以后对别人也这样,谁又会领他/她的情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之处,在于父母连自己都理解不了自己,而只能盲目地任社会的价值观而驱使着自己的孩子,让那些畸形的虚荣心左右自己的家庭关系。因为他们深信,离开了社会上那些虚荣和名利,便失去了安全感,也丧失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但他们不知道将来,将来的孩子都会长大,各种性格并存,当那些80后成了骨干,90后成了小弟,00后成了跟班,10后成了……的时候,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因手足关系的“蒸发”,人与人之间不再迁就,不再称兄道弟,想离婚就离婚,想下班下下班(因为不会顾及大家庭),不会因为兄妹经验而忍一忍老公(哥哥)或让一让妻子(妹妹),又因男人普遍女性化而阴盛阳衰,于是男人在女人面前没有面子,便出去找乐子(面子),出轨率一定大增,离婚便成为常态。
    再有,老人只有这一个苗,全部精力注入他/她一身,那么他/她即使没什么本事,也可以活得不错,又何必非作为不可呢?有房,有车,有学历,实在不行,有个模样也可以被包养,或者一辈子单身也不错,现在的剩男和剩女们,不已经有个个趋势了吗?另外还有许多人生下来就有了绿卡(超生的第二个孩子)。那时,他们还需要什么?
    对,他们中间许多人会在网上认识,在网上过日子,在网上游戏,在网上“做爱”。他们可以不出门就可以在许许多多的淘宝上购物,甚至连车都不用开,钞票都不用认,卡都不用刷,就如同中关村的电子大厦会因网络交易而被“冻死”一样,所以“宅”会成为常态。
    他们不太喜欢生孩子,因为他们不容易成熟(承担责任),除自己的惰性外,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按着他们,不让他们长大,因为长大了就意味着父母老了,可不想老去的父母又想抱孙子(女),于是老人既不让子女过于独立(离自己太远),又想让子女给自己一个长寿的理由(比如看护第三代)。
    可如果有手足关系(兄弟姐妹),这个问题还可以由几个孩子共同分担,然而“就一个”,你的一个男孩儿和他的一个女孩儿结婚,谁又能让谁吃亏?
    ·学历与能力
    回到我们关心的学历,与上述的生活有关吗?
    据我们多年观察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灵受挫(而不一定是学业受挫),便容易患有抑郁,就算上学时没发作,那么一旦在恋爱、结婚或工作中发作,那么任凭其学历是超清华和赛北大,甚至比剑桥和哈佛还会牛,你试试,一个女人就废了你,一个老板就玩死你,一件挫折就绊了你。
    相反,如果对一个孩子比较侧重素质教育,培养其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调整能力、冒险能力和观察能力等,那么长大后,便没人可废了你、玩了你或绊了你,因为你学到了真功夫,你不是由一张张纸(文凭)堆积而成,那么就算你没上那么牛的学校,也可以在多年后让那些牛校的高才生给你打工。
    当然,这套理论不适用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必须靠文凭,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说,就等于让没吃到窝头的人去品味三明治,是欺负人。因此,在中国很难普及素质教育,其根源就在此,因为大多数的学生不在大都市。可教育又无法各省弄各省的,各地搞各地的,各校玩各校的,必须是统一教材(以此来统一思想),所以都市的孩子必须迁就乡村的孩子,就像城市的小车必须容忍那些大卡车,这就是命。
    除非你不认命,拿钱砸出一个留学生,那好,想这么干的家长,就别给孩子报那么牛的学校或特长班了,反正早晚是要走的,现在只是等年龄和时机,只要学好外语就行了,因为你的语文和数学再好,人家老外看的只是能力。
    有人问爱因斯坦家里的电话号码,老爱便去翻自己的笔记本,他的名言是:“凡是能查到的东西,我是不会浪费自己的大脑去记忆的。”可在中国,行吗?但在西方就行,你不必记那么多东西,只要你能找到,查到出处,就算过关。他们要的,是利用这些工具的组合与创造,他们要新东西,所以老外的毕业论文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而中国的研究生论文一定标满了文献出处,就像作文一定要按要求写一样。
    老外可不看重引经据典的记忆力,他们的“有才”,是能玩能动,我们的“有才”,是出口成章,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东西方教育,各有长短
    你可别说中国的教育输给了西方教育,这里面没好没坏,只不过看遇到什么事。中国的教育讲究的是阴柔,西方是阳刚。阴柔是太极,是“非记不可”后的熟能生巧,让外界的信息化为自己的东西,再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学拳,就必须把套路和拳谱烂熟于心,再反复地在实践当中体悟,学出来,就是一代宗师,就是特异功能,就是圣贤。而西方不走这个路子,他们把你知道和我知道的东西组合起来,搭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寻找方向和答案,比如他们对宇宙的研究——西方人向外,东方人向内。
     有一个实例足以说明这一切:美国有一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切物质原来都是由次原子粒子组合而成,而这些粒子还可以分解,直到虚无,其实也就是“波粒二向性”……,后来他翻阅文献,发现2500年前的佛陀早就知道了这一切,只不过没用那些现代术语。所以他说这项专利应该属于东方的佛陀。
    他们发现的都是同一件事,可生活质量大相径庭——这位科学家患有抑郁症,夫妻关系不良,子女教育不佳,还一度贫困潦倒。可佛陀呢?成天乐乐呵呵的,没有烦恼,就算托钵也很体面。因为他把发现的东西用在自己身上,而西方的这位仁兄,只是用于研究,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及教育差异。所以谁要说背诵是在浪费时间,就比较片面了,因为你在学功夫时,若总到拳谱里查找动作和要点,那是不可能成为老大的。可如果只背不用,那也不对,毕竟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可怕之处。
    ·知行合一
    其实性教育也离不开这个“知”与“行”的关系。西方人因为“行”多,所以喜欢操作,不管什么,先试试再说。这可能与他们急于尝禁果的历史有很大关系。可东方人因为“知”起来比较讲究,所以在“行”方面比较含蓄,有些人甚至终生“不行”,也就成了“无知”了。
    其实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最佳,用在性教育这件事上:学校是知的场所,家庭是行的环境,社会是合一之处。可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事先商量好,就要求其中二者最好统一起来,比如学校和家庭,学校教了:“这就是性”,家庭呢?就要行,不是做给孩子看,而是告诉孩子:“嗯,老师讲得对,我们也这学过。”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和他/她一样,否则他们又会问:“为什么你们不学这个?”好奇心是孩子的特点,用好了是兴趣,用不好是分心。
    让孩子感到,这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家长要特别留意。因为当孩子了解性知识后,他/她一定会在他们那个领域扩大这个求知欲的范围,比如与其它同学交流,再观察网络或影视中与之有关的细节,甚至会研究自己的生理结构,以及观察父母的行为和内衣等。
    没关系,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是孩子,因为在求教,在“知”的同时发生的“行”,所以家长千万千万别打上道德的标签(这一项对十几亿家长的要求极高)。
    ·无奈我怕就怕这个,因为“不思善,不思恶”的中庸之道,这个致高境界,对于那些靠着“真善美”活下来的大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异端邪说,“怎么,连性这种见不得人的事都敢搬上台面,这往后来了得?!”
    那么受害的一定还是孩子。他们毕竟靠父母活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就如同“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溶液一样,成天泡着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唉,真是两难!
    算了,我估计这件事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否则哪天家长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避孕套,可能会联想起今天的性教材,那么打上校门去的家长可能会更多。学校承担这么大的压力,又何苦呢?当年鲁迅先生的血馒头还不够吗?同盟会烈士被押赴刑场的时候,还不是有那么多老百姓向他们丢臭鸡蛋……
    我的心态可能老了,但谁也不希望惹事,如果一定要进行性教育,我看还是先给家长们办讲座吧,就如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先解决思想问题,先让大人开绿灯,让家庭接纳性教育,孩子回来后,才会好过些,毕竟性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与家庭共存。
    但家长们若配合学校,给予支持,那么孩子在青春期时,才不会因在家的压抑而去外面“进一步”探讨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喜马拉雅FM讲座

游涵简介|联系方式|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601号|冀ICP备12015365号-1|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GMT+8, 2024-12-26 20:41 , Processed in 0.0761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