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防不胜防来形容亲子教育的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你不知道现在的哪一件事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影响,既迷惑,又无所适从。更进一步说,许多父母并不具备教育孩子的知识,面对下一代时,其实心里没数,可事实又是非把孩子养育成人不可,因此一拍脑袋——只能靠着自己被养大的经验来教育下一代了。
其实这些经验很值得商榷,或者说大部分都不再实用。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不是过去,环境变了,经验也应该随之调整。否则,孩子只是适应了家长过去的经验,又怎么去适应当下的环境呢?再者说,孩子一般都不大能够听懂家长对于某件事物的意义性阐述,比如什么“好好念书才能成材”,“考上好大学才能够争口气”,“我们当年的条件都不好”,“爸爸、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这些都出自家长本身的体会和想法,与这个小生命的接受能力无关,他(她)没有上班,怎么可能体会得到考取功名的实在意义呢?他(她)没有受到过歧视,又为什么一定要去产生那种非翻身不可、为自己争口气的动力和需求呢?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需要家长切换到孩子的思维状态中,在那里,才有可能与孩子平等对话,才能够真正调控孩子的状态,引导孩子的行为与思维。而如果只是一味地站在大人的立场,那么即便你花尽了心思,费尽了口舌去言传身教,也很难达到你所希望的结果,理由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当你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特别希望领导或亲友接受并配合时,却有可能遭到不被理解或事与愿违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初衷与结果之间缺少一个东西——方法。
是的,被人理解和采纳需要方法,这个方法是针对着对方的需求而提供的,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需求而呈现的。
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创立了心学,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知行合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结合起来运作。想法要切合实际,做法,要符合对方的利益,比如一个领导的利益,有可能是政绩或业绩,一个长辈的利益,有可能是自尊心和安全感,一个男人的利益,有可能是面子,一个女人的利益,有可能是被爱,一个母亲的利益,有可能是老公或儿子,一个青年的利益,有可能是成就感,一个少年的利益,有可能是帅气和人缘,那么一个小孩子的利益,极有可能是玩具和童话故事……
当你得知对方的需求(利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与这些利益结合起来表达,才是最佳方法,才有可能被对方接受,而并非只谈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对方的利益,那么就算你的愿望再好,初衷再善,也极有可能遭到冷遇,包括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
欢迎光临 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 (http://yhcx.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